父母對于孩子身心成長的意義比人們想像的重要得多。如果能更多地參與孩子的培育,對孩子也是一種更持久的幸福。
傍晚,家住東部的彭女士把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送回了廣西路的婆婆家。因為孩子在附近上小學,周一到周五,孩子的學習、生活由奶奶爺爺全權代理。
盡管每次“分別”,孩子都唧唧歪歪,彭女士也有些不舍,但彭女士覺得做“周末父母”很瀟灑,平時的晚間加班、應酬,再也不用為如何安置孩子而擔心了。
據(jù)了解,在島城,像彭女士這樣的周末父母不在少數(shù)。好多家庭的孩子都是交給老人帶,周末全家才團聚在一起。這種5+2的帶孩子方式利弊何在?記者采訪了有關教育界業(yè)內人士。
周末父母,看上去很美
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母親,其中有6位母親將孩子交給老人看管,自己則做周末父母?!袄先说纳眢w都不錯,又喜歡孩子,加上我們的工作忙,還要充電。這種帶孩子的方式挺好?!焙芏嗄贻p人在接受采訪時都說,他們工作忙,每天早出晚歸,有的連接送孩子上學的時間都沒有,更不用說照顧孩子吃喝了。在外貿公司工作的劉女士告訴記者,“平時,把孩子送到老人家既省事又放心,我們夫婦倆也有了更多的二人空間。周末帶著孩子爬爬山、游游泳,生活有滋有味?!?
“其實讓老人帶孩子,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!”家住東海路的楊先生說:“父母也一把年紀了,帶孩子也不是輕松的活,讓老人帶孩子也是無奈之舉??!自己的家在東部,老人住在西部的老城區(qū),青島的幾所好學校都集中在那兒。試著每天接送孩子,從東往西,幾天下來,孩子大人都草雞了,只能讓孩子住在老人家?!?
老人帶孩子,利耶弊耶
一位小學班主任告訴記者,在班里最不好教育的有兩類人:一類是單親家庭的孩子,再就是老人帶的孩子。她班上有一位家長,由于工作忙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,不久就發(fā)現(xiàn)女兒變得很嬌氣,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提要求,而爺爺奶奶幾乎有求必應。明明是孩子可以力所能及辦到的事也堅決不讓孩子動手,像收拾書包、系鞋帶之類的,更別說洗衣服了,孩子現(xiàn)在獨立能力非常差。
據(jù)了解,老人帶的孩子大多體質較弱,因為老人總是怕孩子著涼,穿得多、蓋得多,結果導致大汗淋漓,津液受損體質變差。當然,也有些老人“孫子”兵法演練得很到位,孩子照顧、教育得富有成效。但不管怎么說,帶孩子都是一件苦差使。家住延安路的王大媽已經(jīng)快六十六歲了,這個年齡本該是退休在家享清閑的日子,但她卻忙個不停,原因是剛把大孫子帶到6歲,小孫子又出生了。于是老人一天也沒閑著,甚至感覺比以前上班的時候還要累,但兒女們并不是很懂事,覺得老人幫著帶孩子是“天經(jīng)地義”的事。
采訪中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大多數(shù)老人都覺得幫兒女照顧孩子,讓他們承受了一定的心理壓力,一位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放學的祖母說:“有時候孫子調皮,磕一下碰一下,我的心就跟著‘咯噔’一下,雖然孩子的爸媽沒說什么,可我也不自在!”說起老人的憂慮,其中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受到嚴重傷害或者走失,其次就是怕自己教育不好耽誤了孩子。
青島大學周升起老師提醒家長,父母對于孩子身心成長的意義比人們想像的重要得多。如果能更多地參與孩子的培育,對孩子也是一種更持久的幸福。父母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顧外,有時候,心理上的育兒更加重要,這也關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質的養(yǎng)成。和孩子共同經(jīng)歷,分享成長,是每一個父母應盡的職責。許多年輕的父母選擇做周末父母,“忙”或許是個理由,其中也不乏逃避責任的成分,現(xiàn)在的確是輕松、瀟灑了,可將來肯定會留下遺憾和隱患。
隔代教育有優(yōu)勢,關鍵要看長輩是怎么個“愛法”、“疼法”,只要愛得得當,孩子一樣會身心健康地成長。不過,父母的教育是誰也無法復制、無法替代的。身為父母,無論多忙都要抽點時間給孩子,切不可完全把對孩子的教育移交給老人。